就這樣,整個眼鏡行業都因此發生了改變。
編者按:
《海外頭條》是創業邦推出的海外欄目,服務于廣大創業人群,為他們提供專業、有啟發性和實用性的海外訊息。
欄目通過分享優秀的行業熱點文章,幫助創業者打開新思路,洞悉全球市場動向,掌握大企業背后的秘密。創業不應盲目,張開眼睛看世界,才能找到新風景。
2008年2月的一個午夜,正在費城沃頓商學院攻讀MBA學位的尼爾·布盧門撒爾突然有了一個新奇的想法。
但他并不知道這個想法將會是一個數十億美元商業帝國的雛形。
尼爾很快把這個想法通過郵件發送給了三個好朋友,戴夫·吉爾波亞、安迪·亨特和杰夫·雷德爾。
大家一致認為很有創意,決定立刻著手去做。
就這樣,整個眼鏡行業都因此發生了改變。
本期推介medium網站的文章《4名學生在線銷售95美元的超便宜眼鏡,建立了一個價值30億美元的帝國》(Four Students Built a $3 Billion Empire by Selling Eyeglasses Online Worth Only $95),作者Nishi。
作者提到,該公司僅在三周內就實現了第一年的銷售目標,生產了10萬多副眼鏡,成立一年后擁有60名員工。
2015年春天,公司的估值為12億美元。
截至2020年8月,Warby Parker已融資2.45億美元,估值30億美元,成為了美國互聯網眼鏡巨頭。
Warby Parker 又被稱為 DTC 品牌(直接面向消費者的互聯網直銷品牌)的鼻祖,自創立就通過自己的官網銷售眼鏡。
通過過濾掉批發商、零售商等中間環節,將驗光眼鏡的價格壓到最低。
這個由學生成功創業的范本故事總結出了三個規律:
不要為你的產品尋找客戶,而是為客戶尋找產品。
對Warby Parker來說,它關注到了客戶真正的需求,那就是解決一個簡單的問題:眼鏡太貴了。
在Warby Parker進入市場之前,眼鏡行業已經被另一家大公司Luxottica所壟斷。
據報道,該公司擁有全球80%的眼鏡品牌。但眼鏡賣得非常貴,有時候普通人都可能負擔不起。
Warby Parker改變了這一切,它出售的時尚眼鏡起價95美元。
不僅如此,該網站還提供了家庭試戴項目,顧客可以在家里免費試戴五副眼鏡。如果不喜歡,可以免費退貨。
這個想法基于聯合創始人們的兩個共同認知:
一是一副眼鏡的價格不應該超過一部iPhone,二是眼鏡應該也可以在線上銷售。
物美、價廉、方便,產品的銷量毫無意外地暴漲。
口碑營銷要做好。
2010年,Warby Parker籌集了12萬美元資金,開始對外打造這一品牌。
2010年2月15日,WarbyParker.com網站上線。
為了實現目標,他們聘請了一家公關公司。在《GQ》雜志上,PR的一篇宣傳文章將Warby Parker稱為“眼鏡界的Netflix”,成功進行了定位。
不到48小時,網站就被訂單淹沒。
該公司不僅在三周內就完成了第一年的銷售目標,還有2萬名客戶在焦急地等待預購訂單。
2011年5月,Warby Parker獲得了250萬美元的首輪融資,2013年2月融資達到了400萬美元。
作者稱該公司很聰明的做法是,在嘗到利用媒體的甜頭之后就快速收手。
它沒再窮追不舍地去打廣告、營銷造勢,反而開始專注于為客戶提供產品和服務,依賴口碑營銷。
企業應關注社會使命。
在創業初期,創始人總會問自己,我想建立什么樣的企業?
大多數人的答案都是想建立一項對世界產生積極影響的業務,甚至抱有一種拯救世界的英雄主義來推動創業。
雖然以低價出售處方眼鏡本身就是一種社會公益,但Warby Parker決定通過贈品計劃將其提升到一個新的水平。
自成立以來,Warby Parker一直致力于其“買一副,贈一副”計劃,即每賣出一副眼鏡,就捐贈一副給有需要的人。
到目前為止,這個項目已經在50多個國家捐贈了800多萬副眼鏡,給那些本來買不起眼鏡的人帶去清晰的世界。
低成本眼鏡吸引了一部分客戶,但很明顯,有更多消費者樂于順手為需要幫助的人做好事,被社會使命所吸引,想買一副眼鏡來幫助別人。
而這樣的社會責任感不僅吸引了消費者,還吸引了很多愿意來Warby Parker工作的人才。
就這樣,Warby Parker顛覆了一個1000億美元的傳統行業,現在是世界上最成功的眼鏡公司之一。
就在上個月,有知情人士爆料稱,Warby Parker 正在與顧問公司討論上市相關事宜,計劃在今年申請IPO。
從小小的眼鏡玩出電商新花樣,還能說難找創業的新商機嗎?
本文為創業邦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創業邦將保留向其追究法律責任的權利。如需轉載或有任何疑問,請聯系editor@cyzon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