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典植物奶公司Oatly上市了,市值超100億美元。
編者按:
《海外頭條》是創業邦推出的海外欄目,服務于廣大創業人群,為他們提供專業、有啟發性和實用性的海外訊息。
欄目通過分享優秀的行業熱點文章,幫助創業者打開新思路,洞悉全球市場動向,掌握大企業背后的秘密。創業不應盲目,張開眼睛看世界,才能找到新風景。
瑞典植物奶公司Oatly上市了,市值超100億美元。
有關素食的爭論一直存在,人造肉、植物奶…..是否有利于人的健康?氣候環境會因此得到多少良性的影響?它們最終會取代所有的動物性制品嗎?
至今仍未有定論。不過這并不妨礙各大食品巨頭爭先恐后地進入這一市場,比如全球最大的包裝食品生產商Nestlé(雀巢)本月就推出了豌豆奶。
而Oatly為了證明其泡沫般的估值是合理的,必須讓投資者相信,它能夠主導這個市場。
本期推介《紐約時報》的文章《巨頭們都變成了“素食主義者”》(The Big Money Is Going Vegan),作者Jack Ewing和LaurenHirsch。
誰也沒想到,素食主義作為一種小眾的消費者偏好,正在重塑整個食品行業。私募股權巨頭黑石集團(Blackstone)持有Oatly公司略低于8%的股份。
作者爆料稱,黑石集團首席執行官斯蒂芬·施瓦茨曼(Stephen Schwarzman)曾是前總統唐納德·特朗普(Donald Trump)的堅定支持者,而特朗普堅稱氣候變化是一場騙局。
Oatly的擁護者包括眾多名人投資者,有奧普拉?溫弗瑞(Oprah Winfrey)、娜塔莉?波特曼(Natalie Portman)、Jay-Z的Roc Nation公司以及星巴克(Starbucks)前首席執行官霍華德?舒爾茨(Howard Schultz)。
除了植物奶,據跟蹤食品行業的PitchBook稱,像BeyondMeat這樣的食品科技公司已經獲得了高于180億美元的風險投資。
在美國,以豌豆和香蕉為原材料制作的植物性乳制品去年籌集了6.4億美元,是前一年的兩倍還多。
歐睿信息咨詢公司(Euromonitor)預計,美國的植物奶產業價值25億美元,到2025年將增長到36億美元。
從全球來看,這個規模為95億美元的行業有望增長到110億美元。
植物奶并不是多稀奇的概念,但由于這些科技公司的大肆炒作,現在像棒球一樣成為了標志性的美國產品。
作者介紹稱,Oatly冰淇淋本賽季將在揚基體育場、芝加哥的箭牌球場等各大主流球場出售,一時間風光無兩。
Oatly公司于1994年由瑞典食品化學、營養學教授里卡德·奧斯特(Rickard Oste)和他的兄弟比約恩·奧斯特(Bjorn Oste)共同創立。用酶處理后的燕麥漿和水,能產生類似牛奶的味道和稠度。
2016年,Verlinvest通過與中國的華潤集團成立合資企業,開始超速增長。
華潤集團在水泥、發電、煤炭開采、啤酒、零售和許多其他行業都持有大量股份。
Verlinvest的融資幫助Oatly打開了中國市場的大門,2021年第一季度,亞洲(主要是中國)的銷售額占總銷售額的18%,并以每年450%的速度增長。
相比于其他食品巨頭,作為食品初創企業的Oatly更年輕、更具創新性、變化更快,所以老牌食品公司更加著急。
英國消費品制造商聯合利華(Unilever)去年表示,到2027年希望從人造肉和植物乳制品中獲得10億歐元(合12億美元)的收入。
雀巢或聯合利華甚至有可能會直接收購Oatly,就像它們吞并了其他數百個品牌一樣,但它們對Oatly的估值還在觀望之中。
沒人真的相信這些公司參與進來是為了拯救地球,它們只是不愿意放棄任何機會,也害怕某一天真的被取代。
雀巢一個年輕團隊用了九個月的時間就開發了豌豆奶Wunda,并在英國進行了三個月的市場測試。
雀巢還能夠利用現有的生產設施來生產Wunda,而不是像Oatly那樣必須建造新工廠。
除了植物奶、冰淇淋,該公司正在大力開發幾乎任何一種動物產品的替代品。下一個被瞄準的食物是海鮮,金槍魚和扇貝的替代品正在路上。
不管消費者是否買單,企業間的競爭已經趨近白熱化。
至于結果如何,做了再說,到底為環境考慮了多少,就見仁見智吧!
本文為創業邦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創業邦將保留向其追究法律責任的權利。如需轉載或有任何疑問,請聯系editor@cyzon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