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飲外賣是本地生活服務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金融外參,創業邦經授權轉載。
一提起本地生活服務,相信絕大多數人并不會感到陌生,人們經常使用的餐飲外賣,便是本地生活服務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而在消費者線上消費習慣逐漸養成、本地生活服務需求日漸增長等多方因素的共同影響下,本地生活服務行業的發展愈發如火如荼。
經過多年的發展,美團早已成長為本地生活服務領域的頭部玩家,穩居行業前列。如今的本地生活服務領域也為各方所看好,以至于吸引了各路玩家來此布局。而作為本地生活服務領域的頭部企業,美團的一舉一動自然也是備受外界關注。前不久,美團正式推出了面向企業用戶的一站式企業消費管理服務“美團企業版”,并發布全新品牌形象及App應用程序。
B端市場“提速”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互聯網企業都開始拓展B端市場了,美團也不例外。美團此次發布美團企業版的舉措,便是其進一步布局B端市場的有力印證。據悉,美團企業版將著力解決企業消費中報銷流程復雜、消費不透明、成本管控難、供給資源單一等問題。而美團之所以會在當下加大布局B端市場的力度,也并非毫無緣由。
一來,互聯網流量紅利逐漸消退,美團C端業務增速放緩,亟需尋找新的增長點。憑借著高頻帶低頻的打法,美團成功將內部流量進行轉化,實現了外賣業務、酒旅業務的持續穩定發展。由于美團的外賣業務、酒旅業務大都是圍繞著消費者所進行的,因此流量就顯得格外重要。隨著互聯網流量紅利的逐漸消退,美團的外賣等業務也逐漸接近天花板,因此對于美團來說,尋找新增長點勢在必行。
二來,本地生活服務成為了“兵家必爭之地”,美團面臨著來自其他玩家的壓力,需要拓展新業務打開新局面。當下,作為少有的增量市場的本地生活服務已然成為了各路玩家爭相布局的領域,而隨著各路玩家的入局,本地生活服務領域的戰火也愈演愈烈。
比如,抖音推出“商場”頻道,為消費者提供本地商場的代金券和部分商品的到店團購券售賣服務;高德宣布和阿里本地生活旗下的到店業務口碑正式合并,未來阿里旗下所有的本地生活到店業務將統一整合在高德地圖的入口中;快手本地生活宣布正式入駐杭州,永和大王、新發現等知名餐飲品牌已與快手簽約團購合作業務。隨著其他玩家在本地生活服務領域的頻頻發力,美團所要面臨的壓力也隨之增大。
三來,B端市場潛力巨大,美團發力B端市場有助于打開新的增長空間。盡管C端市場十分廣闊,但B端市場所蘊含的潛力同樣不容小覷,美團發力B端市場能從中挖掘到更多的增長機會。據了解,美團企業版覆蓋福利用餐、招待用餐、定制化團餐、企業差旅等諸多場景。
以團餐為例,據艾媒咨詢發布的《2022-2023年中國團餐行業發展研究及典型案例分析報告》顯示,2016-2022年中國團餐市場規模穩步增長,由0.90萬億元增至1.98萬億元,團餐市場占餐飲市場的比例總體呈現上升趨勢。由數據可知,團餐市場蘊含著巨大的發展空間,再加上餐飲本身就是美團所擅長的領域,其發力團餐領域不僅能發揮其原有優勢,同時還能夠拓寬其服務場景,培育新的增長點。
并非“赤手空拳”
得益于多年的深耕,美團已經在C端領域有了深厚的沉淀,并且取得了相當出色的成績。不同于在C端市場的輕車熟路,美團在B端市場卻顯得頗為低調。值得一提的是,作為后來者的美團在To B領域也有著自己獨特的優勢。
首先,美團較早就開始探索企業服務領域,有一定的經驗沉淀。盡管美團是最近才推出了面向企業用戶的美團企業版,但在此之前,美團就已經在企業消費領域探索多年,積累下了較為深厚的經驗,能夠精準洞察企業用戶的痛點與需求。
據了解,早在2015美團就推出了為內部員工提供福利用餐、招待用餐、差旅、企業用車等服務的“美團商企通”。通過對內部員工的服務,美團商企通的產品功能和服務能力也得到了進一步的打磨和完善。而美團之前在企業服務領域的探索也將為其加快企業消費領域布局提供助力。
其次,美團擁有強大的供應鏈,能夠支撐其企業消費領域業務的推進。據了解,美團企業版的主要服務場景有企業用餐、企業差旅、企業用車等等,而無論是餐飲,還是機票酒店,亦或是出行,都是美團深耕許久的場景。盡管此前美團大多為C端消費者所服務,但其所構建的完整的服務鏈條以及強大的供應能力,也成為了其發展B端業務、滿足企業消費需求的重要支撐。
以企業用餐為例,員工口味之間本就存在差異,尤其是對員工數量眾多的企業來說,眾口難調現象就格外明顯。數據顯示,美團平臺自有商家供給覆蓋全國2800個縣市區,有超過930萬的商戶,餐品品類也超過200多種,可以滿足各類企業以及員工的多樣化用餐需求。不僅如此,美團還構建了龐大的運力池,有大量活躍騎手送餐,餐品及時送達的準確率也有所保證,能夠為企業員工帶來更加高效、高質的就餐體驗。
最后,美團企業版多消費場景的布局,可滿足企業客戶多樣化的消費需求。據悉,美團企業版不僅覆蓋企業用餐、企業差旅、企業用車等多個企業消費場景,還打通了員工消費、支付管控和對賬結算,能夠為企業提供全流程、線上化的解決方案。而多消費場景的布局也極大地提升了員工消費體驗,同時也有助于企業把控消費成本,最終實現降本增效。
B端的荊棘
事實上,作為企業消費服務領域后來者的美團,已經取得了相當不錯的成績。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3月,美團企業版已服務近萬家企業客戶,覆蓋包括生物醫藥、金融銀行、大快消、新能源、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等20多個行業。只是,不可否認的是,隨著在B端市場的不斷推進,美團也會或多或少地遇到一些挑戰。
一方面,B端市場同C端市場存在差異,美團在B端市場需要進行長期投入。美團在供應鏈、技術等多方面的優勢,都有助于其B端業務的推進。但由于企業客戶所處行業、規模的不同,其企業消費需求也存在著差異,并且多場景的布局也使得美團需要面對更加復雜的業務需求,難度可想而知。另外,B端市場與C端市場的業務邏輯并不完全相同,長期深耕于C端市場的美團在入局B端市場之后,還需要不斷探索。
另一方面,美團加快在企業消費領域的布局,自然會面臨來自外部的競爭?,F如今,在諸多行業,企業客戶都成為了企業爭相拉攏的對象。除了爭相布局企業服務市場的新玩家之外,也早有一批老玩家扎根于企業服務領域,并且有了相當深厚的積累。而隨著美團在企業消費服務領域的不斷深入,自然也會面臨來自外界的競爭壓力。比如,在企業出行方面,滴滴出行早已推出了滴滴企業版,自企業版2015年上線至今,已經為超過30萬家企業提供用車服務,服務職場員工超過1700萬。
就目前情況而言,布局B端市場、爭搶企業客戶已經成為了各行業企業尤其是互聯網企業心照不宣的選擇,美團加快在B端市場的發展腳步,也是順理成章之事。盡管美團在B端市場難免會遭遇或多或少的難題,但B端市場的增長潛力也同樣是毋庸置疑的。而美團此前所積累的供應鏈、品牌等優勢,也將成為轉化為重要驅動力,助推其B端業務的快速發展。只是,在美團的企業消費服務業務真正成長為新增長曲線之前,美團仍有很長的路要走。
本文(含圖片)為合作媒體授權創業邦轉載,不代表創業邦立場,轉載請聯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問,請聯系editor@cyzon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