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能保持高增長的行業有醫藥、電子設備等。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財經十一人(caijingEleven),作者:陳汐、劉建中,編輯:劉建中,創業邦經授權發布。
歐美等發達經濟體的發展經驗表明,隨著經濟和社會的發展,第三產業在GDP中的占比會越來越高,而第一、第二產業會越來越低。圖1顯示了中國的情況。
圖1: 中國一二三產業在GDP中的占比
但是,中美貿易摩擦讓人們重新認識到第二產業的重要性。第二產業包括工業和建筑業,而工業對于一個國家的創新力和競爭力尤為重要。
一方面,工業是最主要的物質生產部門,為居民生活、為各行業的經濟活動提供物質產品。另一方面,工業是研發投入最多、技術創新最活躍、輻射帶動力最強的產業部門。
根據社會科學院的一份研究,保持較高比重的工業,對于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進而進入發達經濟體行列至關重要。
本文重點分析工業領域各行業過去20年的規模擴張情況。了解過去,是預知未來的基礎。希望通過分析歷史,發現一些對未來有用的信息。
衡量行業擴張,可以有多種方法,比如可以用營收、利潤、總資產、凈資產、員工數量等方面的增長。而凈資產是其中一個比較好的選擇。凈資產是股東的真實投入,其增長率能真實反映行業的現狀和未來。
本文用“凈資產增長率”或“凈資產增長倍數”衡量行業的擴張情況。 以上兩者其實一樣,都是衡量一段時間內,某行業的凈資產增長了多少。
文章中行業凈資產數據來自于國家統計局。在41個工業子行業中,33個行業擁有20年完整數據。在缺乏數據的8個行業中,有6個規模很小,有2個規模比較大。這兩個行業是汽車,以及鐵路、船舶等其他運輸制造業。
有些行業的名字比較生僻,但產品卻是常見物品,比如黑色金屬主要是鋼鐵;非金屬制品主要是水泥、玻璃、陶瓷等建材;電氣機械及器材,既包括生產用的電機、電池,也包括生活用的各種電器。
這33個行業具體包括哪些二級、三級子行業可以參見國家統計局的《國民經濟行業分類與代碼》。
下面,我們先看看二十年間這些行業凈資產擴張倍數的排名。
二十年行業擴張倍數排名
從二十年的時間跨度看,33個行業擴張倍數的均值是10.45倍,中間值是10.6倍。擴張倍數前六名的行業:1、黑色金屬礦采選業,擴張了23倍,2、電子設備制造17倍,3、燃氣16倍,4、專用設備制造15.8倍,5、電氣機械及器材制造14.9倍,6、醫藥14.6倍。
擴張最慢的六個行業:28、造紙5.7倍,29、服裝鞋帽5.6倍,30、黑色金屬冶煉及壓延5.4倍,31、煙草5.4倍,32、石油和天然氣開采4.2倍,33、紡織業3.4倍。
如果這33個行業都是完全市場化的,那么擴張倍數就真實地反映了20年間行業需求和行業創新方面的變化。
但是6個擴張最慢的行業并不都是市場化的。造紙、服裝、紡織是市場化程度較高的行業,擴張慢的主要原因是行業已經進入成熟期甚至衰退期。而石油和天然氣開采、煙草行業的市場化程度較低,擴張慢的一個原因可能是對資本流入的限制。
表1: 20年33個工業子行業擴張倍數排名
相比過去,我們更關注未來??梢酝ㄟ^行業過去的情況,推測未來。
哪些行業未來會高速增長
通過對比GDP增速,可以看出各行業的增長特點,并判斷哪些行業未來會保持高速增長。
我們先把2003年到2022年這二十年,分成四個階段:2003年-2008年,2008年-2013年,2013年-2018年,2017年到2022年。最后一個階段為了保持五年跨度,所以選2017年為開始點。
圖2是中國2000年以來的GDP增速。
圖2: 中國GDP增速(2000年-2022年)
2003年后中國GDP增速迅猛,2003年-2007年連續5年保持10%以上增長。2008年之后,中國GDP總體呈下滑態勢。
計算得出四段時間內的GDP總增速如下:
2003年-2008年:73% ;
2008年-2013年:54%;
2013年-2018年:40%;
2017年到2022年:29%。
供水、供電、燃氣三個行業屬于基礎設施行業,不參與以下分類。剩余30個行業,通過我們給出的判斷標準,可以分為以下幾類。
第一類:衰退型行業(13個)
判斷標準:
1、2013年-2018年凈資產增長率低于同期GDP增速;
2、2017年-2022年凈資產增長率也低于同期GDP增速。
表2: 衰退型各行業的凈資產增速情況
這些行業在兩個5年內都跑輸GDP增速,顯示出衰退型行業的特征。
以上13個行業的衰退程度不同。表2中前4個行業的衰退程度較輕,后9個程度較重。造紙、紡織、服裝等行業,的確情況堪憂。當然,這里需要排除市場化程度較低的煙草制造業。
第二類:周期型行業(11個)
判斷標準:
1、2013年-2018年凈資產增長率低于同期GDP增速;
2、但2017年-2022年凈資產增長率高于同期GDP增速。
表3: 周期型各行業的凈資產增速情況
從嚴格意義上講,所有行業都是周期型行業。只是有些行業表現出的周期性特征更強。某行業上一個五年跑輸GDP,下一個五年跑贏GDP,就表現出很強的周期型特點。
表3中最后一行的有色金屬采選業并不符合我們的判斷標準,因為其2017年-2022年的數值并沒有超過同期GDP增速。但傳統上認為有色金屬采選屬于典型的周期行業,所以我們仍然將它放在了表3中。
第三類:溫和增長型行業(3個)
判斷標準:
1、2013年-2018年凈資產增長率高于同期GDP增速,但不高于GDP增速20個百分點以上;
2、2017年-2022年凈資產增長率高于同期GDP增速,但不高于GDP增速20個百分點以上。
表4: 溫和增長型各行業的凈資產增速情況
連續兩個5年,行業增速小幅跑贏GDP,是溫和增長行業的特征。這里選擇的標準是5年20%,相當于年化3.6%。不同研究者對于溫和增長的定義是不同的。
第四類:高速增長型行業(2個)
判斷標準:
1、2013年-2018年凈資產增長率高于同期GDP增速20個百分點以上;
2、2017年-2022年凈資產增長率也高于同期GDP增速20個百分點以上。
表5: 高速增長型各行業的凈資產增速情況
2013年之后中國經濟增速放緩。在2013年之后的兩個5年內,都能大幅跑贏GDP增速的行業,表現出高增長的特性。在33個行業僅有醫藥和電子設備制造業符合高速增長行業的標準。
其實,溫和增長和高速增長沒有嚴格的區分標準。比如,在中國GDP增速4%感覺很溫和,甚至很慢。但在美國,GDP增速4%就算高速增長。
本文選5年跑贏GDP 20%作為標準,有武斷的成分。第三類中的儀器儀表行業,其數據距離高速增長的標準并不遠。2013年-2018年,增速差了2個百分點;2017年-2022年差了4個百分點。所以,儀器儀表接近于高速增長型行業。
目前,還有一個不符合以上所有判斷標準的行業:食品制造業(見表6)。
表6: 食品制造業的情況
食品制造業在2013年-2018年的增速略高于GDP增速,而2017年-2022年的增速略低于GDP增速。
2017年-2022年經歷了三年疫情,而疫情對食品制造業影響較大,所以也可以認為食品制造業屬于溫和增長型行業。在最后匯總表中,食品制造放入了溫和增長行業。
表7是最終行業類型分類的匯總。
表7: 工業子行業的五種類型分類
高速增長行業中有更多機會,身處其中無疑是幸運的。如果能從事溫和增長行業,也是不錯的。周期型行業會有周期性的機會,未來幾年雖然似乎不樂觀,但耐心等待就會有出頭之日。
看起來最為不幸的是那些身處深度衰退型行業的人,比如紡織、木材加工、皮革加工行業的從業者?,F在經濟處于寒冬,這些行業的企業和個人可能正經歷困難。但是,衰退型行業也有機會。正因為沒人看好,沒有人愿意投入真金白銀擴張產能,所以等到經濟復蘇,這些行業的資產收益率也不會很差。
本文(含圖片)為合作媒體授權創業邦轉載,不代表創業邦立場,轉載請聯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問,請聯系editor@cyzon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