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汽車是否能靠電動化“彎道超車”
在未來汽車寡頭當中必將有中國汽車身影
在碳達峰、碳中和的大趨勢及相關政策的推動下,中國已經堅定的走上了綠色可持續的高質量發展道路,新能源為我們在這個道路上行穩致遠提供最核心的動力。
“寧王”沒有退路,唯有遠征。
“深蹲”的長城汽車,將如何“起跳”?
新能源汽車賽道的大洗牌,來勢洶洶。
新能源轉型大潮下,長城正在努力追趕。
2023年3月30日下午,電投中能新能源(北京)有限公司啟動發布會,在北京梅地亞中心圓滿召開
有關“最丑綠色車牌或在2年內取消”的話題28日登上熱搜。有媒體報道稱,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秘書長崔東樹表示,乘聯會已經向國家有關部門提出了合并“藍牌”“綠牌”的建議,并且預計未來兩年就將成為現實。對此,崔東樹回應記者表示:“我們(乘聯會)提出的是同車同權。” (每日經濟新聞)
本輪資金將主要用于智能新能源重卡的制造
新能源汽車越來越多,似乎已經沒必要使用專門的號牌來區分新能源汽車與否了。
大型新能源智能礦卡公司銥鉬科技已完成超億元人民幣A輪融資
助力碳佳邁向量產與商用化新里程
本輪融資將主要用于創新產品研發
乘聯會數據顯示,2月新能源乘用車零售銷量達到43.9萬輛,同比增長61%,環比增長32.8%。今年前2個月,新能源乘用車零售銷量達到77萬輛,同比增長22.8%。(財聯社)
偶然,還是必然?
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辛國斌今日(3月1日)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表示,綜合這些因素和1、2月份的產銷情況,我們綜合研判,認為今年新能源汽車產業將保持良好的發展態勢,生產和銷售將實現穩定增長。為了維持這種好的趨勢,工信部將著重從五個方面推進我們的工作。提升服務保障能力。要加快國內資源的開發,穩定國際合作供應,做好關鍵原材料的保供穩價。要健全回收利用體系,加強智能化拆解等關鍵技術攻關,提升動力電池的回收利用水平。(第一財經)
賽力斯與華為在深圳簽署深化聯合業務協議。新平臺下首款旗艦車型計劃于2023年發布,將搭載高階智能駕駛系統,并在后續陸續推出多款全新車型。賽力斯公司的聯合業務目標是2026年實現新能源汽車產銷達到100萬輛。同時,賽力斯和華為雙方還將進一步推進聯合創新中心的成立。
過去5年賽道頭部公司的變化分析和趨勢展望
阿里國際站發布了最新的跨境指數,顯示過去一年新能源車充電樁的海外商機快速增長了245%,需求市場主要來自歐美,其中英國、德國、愛爾蘭、美國、新西蘭是充電樁搜索熱度前五的國家。據預測,海外充電樁未來還有將近3倍的需求空間,成為國內外貿企業的新機會。
客服微信: cyzone2019
產品服務升級,如需試用本功能,敬請移步至睿獸分析